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,加上我國邊海防情況的復雜環境,海防邊境問題日漸凸顯。越界采集、狩獵、捕魚、走私偷渡、非法越境、非法開采等問題管理難度加大。因此,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、便攜化的智慧海防無人機技術是信息化邊海防管理的重要裝備之一。隨著巡檢無人機在邊海防中普遍應用,蜂巢智慧海防無人機成為邊海防的“新成員”,助力邊防巡邏任務。
2022年5月7日,在臺州某公安局,蜂巢航宇智能無人機巡檢系統、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HC-525、多旋翼無人機HC-332H進行航線預設、遠程管理,實現對目標區域的自動巡航,無須在現場部署大量警力,無人機系統可自行采集的圖像、數據實時傳輸進行智能分析、預警;支持24小時在線“執勤”,蜂巢海域巡檢無人機儼然已成為智慧邊海防“巡航警察”。
在日常邊海防巡檢中,蜂巢航宇智能無人巡檢系統SU-30可滿足警用定點范圍內的精細巡檢需求,具備遠程操控、自主作業、自動充電、多機協同和智能數據處理的高智能化裝備。可以替代或者協助其它警用設備或警員完成例行巡邏任務,通過搭載雙光紅外吊艙等設備進行實時監控,數據實時傳輸,或直接由平臺下達任務指令,用高空喊話器進行喊話、播音等執法任務。
水上安全是臺州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面對轄區廣闊的海域,僅僅靠船舶進行海上搜尋難以達到理想的轄區搜尋率和效率,必然出現許多搜尋空白點。在這種情況下,蜂巢航宇332H油電混動六旋翼無人機用作海上數據采集使用,抗風等級可達到6級,可在小雨天氣下作業快速拆裝結構,方便運輸,監測到的畫面通過4G、5G/專網實時傳給指揮中心,指揮室可以實時監測無人機巡檢的情況,及時制定處理方案,在海上應急救援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蜂巢航宇無人機根據目標地理位置及附近地形特征,升空200米,以目標位置為航點終點,直線飛行至可疑船只處(目標長度約180米,平均寬度45米)。在短時間內抵達可疑船只附近,拍攝高清視頻傳輸給指揮中心,以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。
HC-525為SU-50智能自動無人機場專用無人機,不受起降場地的限制,巡檢時間長,為長距離帶狀應用場景提供最優解決方案。按照預定航線飛行,航線距離海岸線平均距離為3Km,航線總長度約25Km,飛行25分鐘。飛行過程中發現可疑船只,圖中十字星處無名島嶼。繞島盤旋,觀察,同時呼叫332H無人機平臺。
1、航標維護管理
傳統的航標船定期巡檢方式,易受氣象、海浪等諸多因素影響,工作效率低且存在一定安全風險。蜂巢航宇無人機的航標維護管理,可實現海上航標視頻圖像采集與實時回傳,使得航標管理部門及時、全面、準確地掌握轄區助航設施狀態,減少了船舶出海巡檢次數,降低航標維護費用,有效提高航標管理效率。蜂巢航宇無人機巡檢系統,有助于構建海(海上巡檢)-陸(陸地遙控)-空(空中監測)立體監管模式,為“覆蓋全面、管理高效、服務優質、保障及時的綜合航海保障體系”規劃目標的實現提供技術支撐。
2、海上應急設標
當船舶通航水域突發新沉船、沉物、淺灘等危險物時,需要航海保障部門立即派遣航標船進行應急設標。由于無法獲知海上沉船、沉物、淺灘等危險物的準確位置,傳統的航標作業船舶只能且行且探,既影響了作業效率與時機,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。而采用蜂巢航宇無人機技術, 可有效克服上述困難局面并發揮重要作用。
3、現場數據采集
海洋環境監測、海域管理等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,使反應更加迅速,地面指揮、航標船和各類人員的協調也會更加充分。
蜂巢航宇無人機機動性能優良、反應迅速、續航能力強大,具備連續地跟蹤事態發展的能力,有助于航海保障部門及時掌握現場情況、科學決策,較傳統航標船、無人智能船等優勢更加突出。此外,隨著微光、激光夜視等技術的發展,為航海保障無人機系統的機載傳感器性能提升、裝備改進提供了新選項。
蜂巢航宇無人機在邊海防巡檢應用中展現出其機動靈活、高效便捷、視角獨特等諸多優勢,受到各警務部門青睞,助力海防工作“遠航”。
蜂巢航宇無人機與警務應用的深度融合發展,一方面是科技的發展,隨著人工智能技術、5G 技術的發展,無人機技術不斷革新,蜂巢航宇無人機可以根據需要搭載不同模塊,與各種 AI 結合,在更多的警務領域得到深度應用。另一方面是制度的完善、通過數據整合和制度完善,無人機可以實現與其他警用平臺優勢互補、合成作戰,使無人機成為智慧警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
推薦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