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自動蠟療儀規范使用操作說明
 發布時間:2025-10-28 閱讀:266次 
                    全自動蠟療儀作為現代康復理療的核心設備,通過智能溫控與自動化操作,為慢性疼痛、關節疾病及軟組織損傷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。以下從操作流程、安全規范及維護要點三方面展開說明。
 
                  一、操作流程
        設備準備
        檢查電源線無破損,確認熔蠟槽水位至100mm刻度線,開啟設備后通過觸摸屏設置參數:治療溫度(40-48℃)、蠟餅數量(1-16盤)及厚度(10-25mm可選)。以MSHMED全自動蠟療系統為例,其支持7×24小時預約模式,可提前設定次日治療時間。
        蠟塊制作
        將固態醫用石蠟加入熔蠟箱,設備自動完成加熱、過濾及消毒流程。該系統采用三級過濾技術,通過水沉淀清洗與細目濾網雙重過濾,確保蠟液純凈度。制作完成后,蠟餅通過獨立管道流入制餅箱,每盤對應獨立溫控監測,避免溫度不均。
        臨床應用
        將蠟餅敷于患處(如頸肩、膝關節),覆蓋無菌棉墊保溫。治療時間20-30分鐘,期間每5分鐘巡視患者,觀察皮膚顏色變化。某三甲醫院統計顯示,規范操作下燙傷發生率低于0.3%。

        二、安全規范
        禁忌癥篩查
        惡性腫瘤活動期、皮膚破潰感染、嚴重心腎功能不全及孕婦腰腹部禁用。兒童治療時溫度需≤45℃,老年患者≤50℃。
        風險防控
        設備配備漏電保護、過熱報警及緊急停止裝置。操作前需用溫度計復測蠟餅表層與深層溫差(≤2℃),骨突處涂抹凡士林紗布隔離。采用“浸蠟法”時,肢體需快速進出蠟液5-8次,避免長時間停留導致燙傷。
        三、維護要點
        日常清潔
        治療結束后,打開排水閥排出污水,用60℃熱水沖洗熔蠟槽。每30次使用后需徹底清洗全自動蠟療儀:取出石蠟凝固后刮除污垢,用熱肥皂水擦拭內膽。
        設備保養
        定期檢查攪拌裝置運轉情況,防止上層石蠟凝結。濾網每季度更換一次,確保過濾效率。設備應存放于干燥通風環境,避免陽光直射導致材質老化。








